考ACCA的,快去給我看這五檔綜藝,能速通!!

誰說看綜藝沒用啊,我覺得可太有用了!??!除了讓人哈哈大笑的同時,還能學到知識,如果是和我一樣喜歡看綜藝的姐妹,尤其是正在備考ACCA的,強烈建議你們去看這五檔綜藝,在休閑的同時,腦子快速跟著運轉,不知不覺就帶入角色,簡直是學以致用??!

1.《初入職場的我們·審計篇》

節目里實習生跟著四大導師去企業查賬,比如蹲在倉庫里盤點存貨,發現系統登記的“500件原材料”實際只有480件,立刻去翻采購合同、入庫單,蕞后查出是倉庫員漏記了退貨。

這個畫面直接讓人想到F8的“存貨監盤程序”和“實質性程序的延伸檢查”——以前背“監盤發現差異要追查至相關憑證”總記混,看實習生現場操作一遍,知識點直接和畫面綁在一起,后期做題看到“存貨監盤”就想起這段,記得特別牢。

2. 《躍上高階職場》

選手們幫客戶(比如連鎖餐飲、文創品牌)做優化方案時,會先拆解企業的“營收結構”——比如分析“哪些門店是利潤中心、哪些在虧損”,再算“成本占比”(食材成本、租金成本),蕞后結合市場環境提戰略(比如關掉kui損店、拓展外賣業務),突然懂了“戰略不是空想,要基于財務數據”;另外,選手算“單店ying利模型”時用到的“收人-變動成本-固定成本”,也剛好對應F5的“本量利分析”

3. 《極限挑戰》(商戰特輯)

有一期他們分組開“臨時小店”:買進貨(比如水果、零食)要算“采購成本”,定售價要考慮“利潤率”,賣完后還要算“到底賺沒賺”——中間有人因為進太多貨賣不完虧了,有人因為定價太高沒人買,這些都是F5“本量利分析”的真實體現。

4. 《向往的生活》

是我很喜歡也一直在追的慢綜藝,里面的“蘑菇屋記賬”環節,黃老師和何老師的來回拉扯讓人哭笑不得,每次黃磊老師買食材、賣農產品(比如蜂蜜、玉米),都會讓彭彭記流水:“今天買肉花了200,賣蜂蜜收了500”“預付的電費100要單獨記,因為能用上一個月” ,這個過程剛好就對上F3的“權責發生制”和“流水記賬”

5.《乘風破浪的姐姐》(舞臺籌備篇)

本來是奔著看美女姐姐去的,結果被她們的組織能力硬控了,每次籌備公演,團隊要算“服裝道具費”“排練場地費”:比如人多的隊伍會選“簡單但便宜的道具”,避免chao支;排練時間太長,還要算“時間成本”(比如影響其他行程),當時不明白, 后來懂了這不就是F2的“固定成本vs變動成本的實操嘛

蕞后,希望大家備考順利??!